三驾马车并驾齐驱镁伽机器人未来可期
专访镁伽机器人联合创始人CMO乔志新
2019年3月11日,在广州国际工业自动化技术及装备展览会3.1号馆C21镁伽机器人的特装展位,中国智能化网(www.zgznh.com)记者袁春华如约采访到了镁伽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兼CMO乔志新先生。通过乔志新先生对其创始团队、产品、技术等方面的分享,记者更全面地认识了的镁伽机器人。
镁伽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兼CMO乔志新先生
镁伽机器人是谁?
“每一天,都有客户通过镁伽机器人的产品,成百倍的提升癌症治疗中药物筛选的效率!”乔志新先生如是说。
镁伽机器人成立于2016年6月,专注于提供轻量级智能协作机器人及自动化解决方案。总部在北京,目前已在常州和苏州设立分公司,在深圳和欧洲设立销售办公室,还在西安和美国成立了研发中心。
镁伽机器人持续以自主研发技术创新为驱动,已积累多项具备世界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并申请发明专利70余项,构建出初具规模的产品线体系,并已实现批量生产。并凭借其安全、易用、易扩展的优势,已在生物医疗、生命科学实验室自动化、轻量级工业制造以及无人零售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和认可。
比如:在基因检测领域,镁伽提供机器人本体、核心运动控制部件和系统级应用解决方案。在医疗器械行业,镁伽可提供极高性价比的运动控制技术全套解决方案,助力国内医疗器械公司实现进口替代。在消费行业中,镁伽积极提供机器人+新零售解决方案,助力消费升级。在生命科学实验室领域,镁伽根据实验室具体需求推出多种小型自动化仪器,让更多机器人代替此前需要人工操作的危险性、机械性工作,从而让科学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研究上进行探索精进。
镁伽机器人控制系统内置数十项核心技术,通过国家CNAS实验室可靠性测试,具备极高可靠性,先后获得高工金球奖评选:“2017年度机器人控制系统好产品”、“ 2017年度最具投资潜力公司”、“ 2018清华校长杯金奖技术创新奖”、“ 2018中国智造新力量企业top50”等多个奖项。
镁伽机器人部分证书
镁伽机器人创造性地为协作机器人赋予工业大数据的采集特性,并以此为基础持续为客户提供创新的增值服务。
镁伽机器人在成立不到两年时间内完成三轮融资,总融资额超过6000万,投资机构均来自于顶尖的国内VC机构和一线的美元基金。
镁伽机器人从哪里来?
2016年,具备10余年工业自动化行业背景,怀揣同一理想信念,饱含刚毅执着的三位年轻人,“桃园三结义”,正式成立了镁伽机器人。黄瑜清(创始人CEO)10年电子测量行业自动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经验,主要负责战略目标的制定,这位潮汕汉子骨子里流淌着对于商业趋势的敏锐判断的鲜活血液,内心燃烧着一团“用机器人改变世界”的熊熊烈火,眼界开阔,内心坚定执着。张琰(联合创始人CPO)10年自动化设备、生命科学分析设备研发、设计经验,作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毕业的技术极客,“傲视群雄”,对于技术的痴迷与追求达到了极致。乔志新(联合创始人CMO)18年电信、电子测量设备行业技术研发、项目管理、产品管理、营销管理经验,一向主张用灰色哲学的视角观察世界,不激进、不冒进,这位从山西大寨走出来的北京交通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高材生,把“农业学大寨”的脚踏实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优良品质发挥到了极点。
镁伽机器人的创建并非偶然,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兼备“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结果。
正如黄瑜清先生曾提到的“当时三四百人的工厂,工人工资上涨厉害,有经验的高水平工人在不断流失,从而带来产品质量极剧的波动,这是工厂很现实的困扰,也是痛点所在。”机器人代替人工的解决路径并不通畅:“当时机器人市场呈现两个极端,买得起的指标不符合需求,符合需求的又太贵!”有需求、有痛点,加之三位创始人在同一家公司共事近十年,彼此高度了解和信任,能力和性格上的高度互补和融合,为其创造了“人和”的局面。
在顺应机器人代替人这个大的潮流,创造出“高性能但价格亲民的工业协作机器人”这一现实诉求的驱动下,三人一拍即合, 成立专注于提供轻量级智能协作机器人及自动化解决方案——镁伽机器人,开启了创业之路。
镁伽机器人,不仅在人上实现了创始团队“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局面,还在产品方面实现了“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局面。
“三驾马车”并驾齐驱,镁伽机器人未来可期
乔志新先生指出:以“Robot Improves Life”为愿景,从技术创新,到产品-市场契合。将坚持以持续探索机器人技术新边界为己任,赋予机器人智能和连接的创新属性,并勇于拓展机器人应用的新领域。致力于“用机器人解放双手,用机器人改变世界”。
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主要分为以下三类:(控制技术),伺服电机,减速机——即工业机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这些关键技术存在很高的门槛。
工业机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是制约中国机器人产业的主要瓶颈,占到机器人成本的70%。受限于无法掌握三大零部件核心技术,国内机器人的产品大多局限于下游系统集成,毛利率低而且订单分散。核心零部件方面,目前国内八成以上依赖进口(且采购的成本要比外企自用高三五倍以上),进口替代空间巨大。核心技术的缺失和订单的非标准化导致了国内传统工业机器人企业的 ROE 难以提升。
对此,镁伽机器人决定从核心入手累积壁垒,主要采取“运动控制、机器人和针对生命科学的专用设备”这三大产品线“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产品策略。
第一架马车:运动控制
对于机器人,传统技术路线,各关节通常采用伺服电机和减速机,配以集中架构的控制系统(独立控制箱)。运动控制是核心和难点,机器行动依靠的则是每一个活动关节处装有的电机驱动,驱控器的硬件很难,其运动控制技术更难。
从底层运动控制技术入手。镁伽机器人最根本的底层技术创新就是机器人运动控制关键技术,并在此基础上的持续提升和扩展。
在成立不到两年时间里,镁伽团队围绕运动控制构建了以MegaTuning®、MegaSmooth®、MegaRobust®、MegaSync®、MegaSweep®为核心的数十项专利技术。创造性的采用步进电机作为机器人关节控制的核心部件,核心专利技术保证步进伺服的优异性能;部分采用自主研发的分布式控制系统,丢掉传统机器大的控制箱,将全套控制系统藏进机器人本体,使得机器积小,便于安装使用;对减速机性能的依赖,则通过核心专利技术MegaRobust®;轻松解决。
镁伽机器人在运动控制领域的突破,直接解决电机丢步的顽疾,运动更平稳、运行噪音显著降低,获得了上市企业及著名基因测序公司等客户的深度认可。
第二驾马车:机器人
数据表明,截止2018年,中国已经连续五年成为工业机器人第一大消费国。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17年国内市场新增工业机器人13.6万台,同比增长60%。工业机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成为制约中国机器人产业的主要瓶颈,占到机器人成本的70%。受限于无法掌握三大零部件核心技术,国内的机器人的产品大多局限于下游系统集成,毛利率低而且订单分散。核心零部件方面,目前国内八成以上依赖进口(且采购的成本要比外企自用高三五倍以上),进口替代空间巨大。核心技术的缺失和订单的非标准化导致了国内传统工业机器人企业的 ROE 难以提升。
面对这些现实问题,乔志新先生表示,作为机器人领域的后起之秀,技术只是公司存在的基础,初创期产品定位是成功的关键点,新一代协作机器人成为镁伽机器人的发力点。围绕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的创新成为其快速发展的动力。
相比于传统机械设备,协作机器人协作和敏锐性更高,体积更小,可以广泛应用于对自动和柔性生产有需求的企业客户中。
镁伽机器人深知打磨与市场契合的产品的重要性。凭借创始团队扎实的研发和工程背景,丰富项目管理的实践经验,以及成熟的产品经理经历和快速学习的能力,在公司内部不断自我迭代,从不断的技术创新中成功研发出契合市场走向的产品。
镁伽机器人自主研发的安全性优、易用性好、性价比高、智能柔性的协作机器人在“2017年高工机器人金球奖”评选中获得两项大奖,技术和产品均得到同行的高度认可。
镁伽机器人部分奖杯
第三驾马车:生命科学专用设备
提到机器换人,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用机器替换蓝领体力劳动者。然而镁伽机器人创始团队却另辟蹊径,着眼于生命科学领域。不仅解放博士、博士后等高级知识分子重复移液的双手,为其腾出更多的科研时间,还促进生命科学的很多样品前处理操作如细胞增培的标准化和自动化。不仅如此,镁伽机器人的产品安全防护也是做到了三重。第一重,机械臂上安装了测距传感器,当检测到人接近时,机器立即停止工作,实现非接触式防护。第二重,驱控器实时监控每个关节的扭矩信息,一旦突变超过阈值,则立即停止。第三重,当检测到关节电机丢步,则立即停止。此外,机械臂上还安装了灯,以主动的方式提醒人避让机器。
镁伽机器人希望基于完全自主的控制和全系产品,满足生命科学行业多样化的自动化需求。这里既包括各种构型机器人在生命科学行业的系统集成,也包括和生命科学相关自动化设备厂商合作,让他们基于镁伽的控制系统,快速开发自动化设备。镁伽目前最受客户欢迎的是两轴桁架机器人,镁伽也已经在和国内一家顶尖基因相关公司合作研发自动化装备。
后记:
镁伽机器人不论在创始团队方面,还是产品线方面,都很巧妙地融入了三角形的稳定定律,不论她是有意为之亦或无心插柳,“三驾马车”并驾齐驱,镁伽机器人未来可期!